在所有脊柱腫瘤中,脊柱血管瘤一直飽受爭議。大多數人提到“瘤”,就心生恐懼。實際上,血管瘤不是真正的腫瘤,而是一種血管畸形,僅僅是被稱為“瘤”而已,是地地道道的“錯構瘤”。血管瘤如果加上“修飾字”,一般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腫瘤,如血管內皮瘤、血管外皮瘤、血管肉瘤。 脊柱血管瘤(hemangioma)是一種常見的病變,10%~11%正常人都有, 也就是說,在國內約有1~2億中國人有脊柱血管瘤,只是多數人沒有任何癥狀,所以毫不察覺。大約僅僅3%的脊柱血管瘤需要治療。 這部分人會慢慢由無癥狀進展為有癥狀,稱為脊柱侵襲性血管瘤。一般來說,這種侵襲性血管瘤進展也很緩慢,偶爾有突然加速的。它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(fā)生,其中多見于40歲以后。總的來說,即便是侵襲性血管瘤,本質上還是血管畸形,而非惡變。治療脊柱血管瘤,需要到醫(yī)院的骨科就診,決定是否選擇手術治療。 NO.1 脊柱血管瘤的分類 根據臨床表現,將脊柱血管瘤分為:無癥狀無壓迫、有壓迫無癥狀、有疼痛癥狀、有神經損害表現(特殊類型:妊娠期急速進展)四種。 根據病變部位,還可將血管瘤分為兩種:局限于脊椎骨質內(三種:單純位于前柱或后柱、前柱+后柱)和侵入軟組織(椎旁和/或椎管內)。再將椎管內侵入分為脊髓輕微或嚴重受壓兩種。 NO.2 脊柱血管瘤的診斷 1、影像學診斷: 總的來說影像學較前無新進展。X線片是最基礎的檢查方法,但椎體破壞30~50%時才能顯示。 CT對評價血管瘤骨內病變是最有效的,因血管瘤所在位置骨小梁增粗形成結節(jié),在橫斷面上表現為高密度的“圓點征”或“蜂巢樣改變”,在矢狀面上呈“柵欄樣”改變MRI可以用來評價軟組織擴張程度、脂肪成分和脊髓受壓程度。 2、組織活檢和病理診斷: 大塊病理可明確血管瘤的診斷,常需切開活檢或手術切除才能獲得。也可CT引導下穿刺活檢,但是存在取材失敗、出血多、硬膜外血腫等風險。一般屬于穿刺活檢的相對禁忌癥。但單純依靠影像學檢查難以區(qū)分侵襲性血管瘤(血管畸形)與血管肉瘤和血管內皮瘤(惡性)。 NO.3 脊柱血管瘤的治療 血管病變的病理類型、臨床分類不同,其預后不同,選擇的治療方法也各種各樣。沒有癥狀的脊柱血管瘤僅需觀察。 惡性血管源性腫瘤(血管內皮瘤或血管肉瘤)一般選擇根治性手術治療,術前輔助血管栓塞或放療,切除不徹底則需術后輔助放療和/或化療。 脊柱侵襲性血管瘤的治療包括: 1、放療,適用于單純疼痛、病灶局限、神經損害輕微且進展緩慢的病例,但放療有放射性脊髓炎的風險,要慎重選擇。 2、椎體成形術(PVP術),適用于椎體病灶擴大化的病例,以及部分壓迫性血管瘤。 3、手術,適用于神經損害、脊柱結構破壞不穩(wěn)定/壓縮骨折、放療無效或診斷不明確的病例。
圖片來源:網絡(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編者刪除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