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陣催花雨,數(shù)聲驚蟄雷”,今天是驚蟄,自此萬物復蘇,春暖花開。
民間驚蟄有吃梨的習俗,源于何時無從考查,但山西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。傳說當時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,先祖渠濟是長治長子縣人,明代洪武初年,帶著兩個兒子,用長治的潞麻與梨,倒換祁縣的粗布、紅棗,往返兩地從中贏利,日久有了積蓄方在祁縣城定居下來。雍正年間,后代渠百川走西口,正是驚蟄之日,其父拿出梨讓他吃,說先祖販梨創(chuàng)業(yè),歷經艱辛,今日驚蟄走西口,吃梨寓意不忘先祖,努力創(chuàng)業(yè)光宗耀祖。后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,多有“離家創(chuàng)業(yè)”之意,再后來驚蟄日也吃梨,亦有“努力榮祖”之念。另外的說法有“梨”諧音“犁”“離”,寓意據(jù)說,民間有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,保全年好收成。
從中醫(yī)理念講,驚蟄時節(jié)乍暖還寒,人體陽氣與自然萬物一樣開始生長,此時應固護陽氣,所以民間尚有“春捂秋凍”的說法,梨色白汁豐屬潤肺滋陰佳品,最佳食用季節(jié)應該是秋燥時期,秋五行合金,五臟合肺,五色合白,秋季風寒署濕燥火六淫邪氣之燥邪最易傷肺,而秋梨是最佳選擇。春五行合木,五臟合肝,五色合青,初春時節(jié),正好是一個陽氣生發(fā)的季節(jié),踏青賞花使心情舒暢,預防肝氣郁結,有利于肝臟養(yǎng)護,同時應該避免寒涼傷胃之品,以免脾胃損傷影響肝的疏泄功能。 那么我們明白了,驚蟄吃梨最好的辦法是加生姜、大棗、枸杞熬制成甜品,既遵從了習俗,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,又符合中醫(yī)養(yǎng)生理念。
安宮牛黃丸處方牛黃、麝香、犀角等清熱,朱砂、雄黃、珍珠安神,郁金、冰片等開竅,共同達到清熱解毒、豁痰開竅、鎮(zhèn)驚安神的作用,適用于高熱神昏,煩躁譫語、小兒驚厥等,腦炎、腦膜炎及腦血管疾病急性期也可以使用。由于該藥性寒,只適用于熱閉證,對寒閉、氣血虧虛之脫證均不適合用,且只能在急救時使用,絕非日常所用保健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