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歡迎訪問山西省預約診療服務平臺
微信關注
|
客戶端
|
進入手機版
|
意見建議
搜索
首頁
|
醫(yī)院
|
診所
|
醫(yī)生
|
知識&工具
|
就醫(yī)指南
首頁 >
疾病庫
>
喉喑
>
喉喑
別名:
介紹:
喉喑,指聲音不揚,甚或失音的一種病證。《內經》稱無音或者喑,如《素問·宣明五氣篇》:“五邪所亂,……搏陰則為喑”。至明·《醫(yī)學綱目》始有本病名,并與中風失語之“舌喑加以區(qū)別。
發(fā)病部位:
多發(fā)人群:
掛號科室:
呼吸內科
是否常見。
疾病知識
醫(yī)院
醫(yī)生
常見癥狀
臨床表現(xiàn)
(一)外邪閉肺癥見突然嘶啞或失音,咽喉部灼熱微痛。如為風寒,則兼發(fā)熱、惡寒、頭痛咳嗽、脈浮緊,苔薄白;如為風熱,發(fā)熱惡風,咳嗽痰黃,口渴引飲,脈浮數(shù),苔薄黃;如熱盛,則喉痛增劇,壯熱口臭,咯痰黃稠,腹脹,便秘尿赤,脈洪大而數(shù),舌紅,苔黃厚。(二)氣逆郁閉始因情志抑郁憤怒,繼則聲啞不出,并伴有胸悶嘆息,心煩易怒,氣逆上沖,夜寐不寧,或咽部似有物梗阻,脈細弱,苔薄白。(三)肺腎陰虛聲音低沉費力,語氣無力不能接續(xù),常有清噪動作,口咽干燥,脈象細數(shù),舌紅少苔。(四)絡脈損傷多于頸部手術后出現(xiàn)聲音嘶啞,或聲音不出,嚴重者伴見吞咽困難,咽喉感覺遲鈍。
發(fā)病原因
本病癥之病因病機,可因風寒外感,肺氣失宣,會厭開合不利,而致卒然聲嗄;亦可因寒邪化火或外感風熱,熱傷肺氣,火灼肺傷而致清肅失職,聲道燥澀造成聲音嘶啞乃至失音者。亦可因七情過極,氣機逆亂,聲道不利,或頸部手術絡脈損傷所致”。
發(fā)病機制
預防
預后
并發(fā)癥
此病癥除了長期聲音喑啞、講話費力外,病變還會繼續(xù)發(fā)展,嚴重者會導致呼吸困難、聲帶息肉等并發(fā)癥,主要癥狀為不同程度的聲嘶,并伴有發(fā)音延遲、音色改變等;發(fā)聲受限等較明顯表現(xiàn)。大聲說話時聲音不穩(wěn)定,促使患者更加過度用力發(fā)聲,廣基的大息肉可完全失聲。息肉垂于聲門下腔者常常伴有咳嗽。巨大的息肉位于兩側聲帶之間者,可完全失聲,甚至可阻塞呼吸道,導致呼吸困難和喘鳴。
實驗室檢查
1、?茩z查:檢查鼻咽,口咽,喉咽。可見聲帶微紅腫,或暗紅,亦可見聲帶肥厚,或僅邊緣增厚,或有小結、息肉。聲帶及喉部常有少許痰涎附著。發(fā)音時聲門閉合不全。2、其他:血常規(guī)檢測,咽部細菌培養(yǎng)等有助于本病的診斷。血常規(guī)可正常,急性病變時可出現(xiàn)白細胞,中性粒細胞增高。3、結合喉鏡檢查所見,可以做出臨床診斷。
其他輔助檢查
診斷
鑒別
針灸治療本病,在《靈樞?憂恚無言》中說:“人卒然無音者,寒氣客于厭,則厭不能發(fā),發(fā)不能下至,其開闔不致,故無音,……足之少陰,上系于舌,絡于橫骨,終于會厭,兩瀉其血脈,濁氣乃辟。會厭之脈,上絡任脈,取之天突,其厭乃發(fā)也”。后世醫(yī)著,如《針灸甲乙經》、《千金翼方》、《針灸資生經》、《衛(wèi)生寶鑒》、《神應經》等都有載述。尤其是《千金翼方》所提的先灸天窗,移灸百會,復灸天窗的方法,值得在實踐中驗證。
治療
喉喑西醫(yī)治療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。喉喑中醫(yī)治療(一)外邪閉肺1、治則:疏風泄熱,解毒利喉。2、處方:天突、廉泉;風寒加孔最,風熱加合谷,熱盛加魚際、內庭。3、方義:天突、廉泉均位于病所。天突能利喉開音;廉泉又名舌本,可疏調舌本部氣機。如因風寒所致,加肺經之郄孔最,祛在表之邪,宣調肺氣;如為風熱所致,加大腸之原合谷,大腸與肺互為表里,可清肺中風熱,使肺金得鳴;如毒熱過盛,則取手太陰之滎魚際,足陽明之滎內庭,泄肺胃之積熱。4、治法:魚際以三棱針點刺出血,余穴均用瀉法。(二)氣逆郁閉1、治則:疏肝降逆,開郁利咽。2、處方:太沖、俠溪、內關、天突、天鼎。3、方義:取太沖、俠溪,旨在平肝疏氣,使肝膽之氣...
更多>>
關于我們
版權聲明
服務總則
友情鏈接
常見問題
意見反饋
Copyright
2024 sxyygh.com
備案號:
晉ICP備15004886號-2
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(晉)-非經營性-2021-0020
藥品醫(yī)療器械網絡服務備案編號:(晉)網械平臺備案字(2023)第00101號
晉公網安備 14019202000032號
a>
国产三级片久久久,无码爽到爆高潮抽搐喷水App,亚洲人片的线观天堂无码,成人美女国产精品免费视频